孙乡长给老两口“开小灶”
“乡上的几位同志啊,我家是贫困户,广播里面一天天播的不是这样政策就是那样政策,啷个我屋头一点政策都没有享受到啊,成都蓝城队员奋起反击,必将打破僵局你们搞扶贫的到底是啷个搞的,今天你们不给我解决、不给个说法,我就不得轻易让你们走。”就这样,奉节县康坪乡大架村3组的村民杨正美跟入户走访的几名乡干部“杠上了”。
初来乍到的乡干部“一头雾水”
说这话的人叫杨正美,今年69岁,丈夫袁清万,今年78岁,走访的干部去的时候,正是下午最热的时候,拴在门口的狗都无精打采的,完全不理会进门的人,但两位老人见到乡干部来了都很热情,忙着搬椅子、倒水,还把自家种的核桃拿出来做招待。看着老两口矫健的身手和精神头儿,住房也是新建不久的两层楼房,新来的宣传、统战委员杨委员随即放松了紧绷的心弦,可听了老两口的这番话,杨委员顿时又皱起了眉头,同行的几名干部也都满脑子问号,难道真的就如这位老人所说的一点政策都没享受过么,问题究竟出自哪里,应该是有什么隐情才使得杨正美说出了刚才的那番话。
老两口的“谎言”被当场拆穿
正所谓无巧不成书。刚刚发生的这一幕被恰巧路过大架山,前来督查工作进度的乡长孙嗣品和乡人大主席张林传撞见了。大架村是2016年的整村脱贫村,从市、县、乡三个层面,在资金、项目、政策上都有倾斜,理论上讲不太可能出现杨正美口中讲述的情况,可孙乡长一听就“来气了”,不把老两口反映的问题理清楚,还真就不走了。张主席之前是大架村的联系村领导,乡扶贫办主任是老两口的帮扶责任人,从他们口中了解到,老两口是因学致贫户,一家8口人,老两口参加合作医疗享受了减免政策,儿子46岁在成都做点小生意,儿媳43岁外出打工多年,3个孙女、1个孙子,大孙女23岁今年刚毕业,二孙女今年21岁出门打工,其余两个今年17岁都在重庆读中职,在学校里享受了学费减免、生活(住宿)补助等教育资助政策。此外,全家还享受了精准脱贫保、产业到户项目资金等帮扶政策。
乡长“开小灶”让老人道出实情
盘点完老两口家所享受的帮扶政策,孙乡长现场讲了一个“叫花子讨米”的故事,告诫大家要知恩感恩。眼看着双方“对峙”的僵局被打破,杨正美的情绪瞬间失控了,经过好一番劝说,老人才止住了激动的泪水。在孙乡长的开导下,老两口慢慢道出了实情。原来在几年前,家中的4个孙子(女)都在读书,二孙女患有贫血症,小孙子患有自闭症,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,儿媳嫌家穷离家出走再无来往,儿子靠做点小本生意勉力维持。谁知3年前的一次变故让这个家庭一蹶不振,儿子因生意失败导致精神失常,眼看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,孙子、孙女怎么办,老两口自己又该怎么办,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,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来。当时,老两口心中必定是极度崩溃的,但杨正美却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,从来没有对外人提起过。兴许是因为压抑的时间太久了,于是,到访的干部顺利成为了宣泄对象、倾诉对象,并非是为了依赖党委政府。当走访人员离开时,太阳还未下山,老两口又背着背篓、挑着箩筐下地掰玉米去了。
孙乡长告诉记者,群众有问题就要让他们摆出来,有怨气就要让他们发泄出来,憋得时间久了肯定要出问题。对于杨正美老两口家的困难,他叮嘱走访人员必须一一记录在案,下一步细化强化、用活用足帮扶措施,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。
据悉,康坪乡在今年8月中旬正式启动了便民为民试点工作。截至9月18日,已走访全乡5个村(社区)3500余户家庭10000余人,入户走访工作进入尾声。
END
夔门报全媒体记者成都蓝城队员奋起反击,必将打破僵局:马江望
通讯员:杨国武
大家都在看
奉节《归来三峡》项目有序推进 总导演张艺谋力求完美